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黄金期,育秧、溶田、插秧南安各地的农户们抢抓农时打开早稻插秧作业,田间地头机声隆隆,一幅幅人勤春早的“春耕图”正缓缓铺展。
24日,水头镇朴二村智能育秧中心内,绿莹莹的禾苗长势喜人,第一批培养的禾苗已达移栽规范,正被分批运往当地农户的水田。
同一时刻,水头镇朴一村的千亩农田也相同繁忙。伴随着“轰隆隆”的机器声,只见大型拖拉机在广大的土地上来回络绎,翻耕起垄。不一会儿,本来凌乱结实的土地变得松软规整。另一边,2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作业,所过之处,一株株绿莹莹的禾苗整齐划一地“扎根”水田。很快,一大片水田便披上了“绿装”。
记者注意到,这些拖拉机和插秧机都加装了斗极导航辅佐直行体系,可完结无人驾驭,主动来回作业。“咱们只需在平板电脑上提早设定作业途径,插秧机即可主动打开耕耘。”福州吉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业人员陈秋一边演示,一边和记者说,插秧机主动跋涉时,农户们可在车上弥补禾苗,并在平板上检查作业的轨道,随意什么时候都可以了解作业状况。
“这台最新的高速插秧机,一次可插8棵禾苗,作业功率远高于人工。”陈秋说,曾经一个人一天最多能插一亩地,而插秧机一个小时就能完结7-8亩的作业量。与传统插秧方法比较,这款插秧机十分大地节省了人力本钱,还可依据不同的需求,调理株距和秧数,防止漏栽、复栽的状况,便利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和通风采光。
“春耕就是在和时刻赛跑。”南安市顺和家庭农场担任人吕锦全算了一笔账:机械插秧不只速度快、功率高,产值也高于人工插秧。管理好的状况下,估计本年一亩地能产出600公斤左右的稻谷,每亩地可增收二三百元,完结了降本增效。
本年,顺和家庭农场共有3套立体循环运动式育秧设备,3个“大家伙”一起开工,单次育秧可达8000盘,可满意450-500亩大田的用秧需求,15-20天就可以完结一批次禾苗培养。合作加装斗极导航辅佐驾驭体系的水稻机,该农场完结了从育秧到插秧的全主动化。吕锦全和记者说,本年农场从3月20日开端插秧,估计4月上旬就可以完结朴一村1100多亩早稻的插秧作业。
南安市农业机械化开展中心相关担任人和记者说,本年,南安大力推广才智农业形式,累计投入智能化农机设备1.2万台(套),包括智能化育秧设备、大马力轮式拖拉机、辅佐驾驭体系、农用无人机等,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生产功率和智能化水平,助力春耕备耕。
在设备补助方面,南安不只连续了农机置办与使用补助,更针对智能化小型机具、驾驭辅佐体系、粮食烘干中心建造给予了补助。
不负春色,不误农时。记者从南安市农业乡村局了解到,本年全市估计栽培早稻15.27万亩,比2024年添加4000亩,栽培种类多以优质籼稻为主。到27日,全市育秧1.29万亩,可供大田插秧15.5万亩,溶田15万亩,水稻插秧面积3.5万亩。现在,全市已完结机耕面积20.85万亩左右,机耕率达99.5%,估计4月中下旬可完结水稻插秧。